由于现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小,其普遍的问题是自我控制、自理自立能力差,娇生惯养、隔代抚养等原因,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自身的特点,通过加强对学生日常的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切实打牢思想根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现就结合学校现状和学生特点就如何做好学生规范管理教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以师为本,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只有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管理。
二、以生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和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德育为先导,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教师以育人成才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处处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成长,尊重贴近他们,随时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并随时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和需要什么,以便有的放矢的抓好随机性的教育疏导工作。还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尤其要重视做好少数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三、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建立健全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包括作息制度、课堂制度、劳动制度、学生守则、奖惩考核等多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应是全体班级成员共识的体现,在制定过程中,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接纳全班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一来,学生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要求学生按一定的生活秩序有节奏地学习、劳动、休息和参加各种文娱活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有利于形成他们的集体观念及文明礼貌习惯;有利于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有用之人。在这过程中,教师也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以模范的行为去影响、感染学生。
四、因材施教,做好各个层面学生的辅导工作
对思想、成绩双方面都优秀的学生,要实行“精益求精”、“再接再厉”、“响鼓还需要锤”的指导思想,使他们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对于顽皮生、差生,应更爱护他们,和他们交知心朋友,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扎扎实实,把思想工作做到他们的心里,要做到细致、耐心、反复、并持之以恒。重点从思想观念上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加倍关心、呵护,发动全班学生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勇于面对人生,敢于挑战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